簡體版

第367章 平賊余波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曹昂听了滎陽賊軍中一夜的紛亂,任誰勸他出擊,他皆是不允。直到次日天亮,喧囂之聲漸散,曹昂才命眾人列陣以待滎陽賊的投降。

曹昂打仗,入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眾人不管是習慣還是不習慣,亦無人敢有疑義。

不過大部分人對此事是半信半疑的。

直到楊旻跟一個曹昂不認識的人,帶著白虎的腦袋前來,眾人才如夢方醒,對曹昂是又敬又服。

看到來人不是波才,曹昂便知道了波才的選擇。

找了個人代替他的身份出頭,也方便他之後離開,省得在官軍這里掛上號。

對于波才的選擇,曹昂心底沒有絲毫的波瀾,或者說早有預料。他很欣賞波才,只是人各有志,且隨他去吧。

沒過多久,桓典拿下中牟城,滎陽賊亂,徹底平定。

曹昂帶著人返回管城,而波才和楊旻則在途中,被曹昂給放走。

自始至終,曹昂沒有與波才相見,倒是也避免了一分尷尬。經此一役,雙方那點淡薄的感情,也基本上消磨的差不多了。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

日後再見,還是敵人。

到了管城之後,曹昂在此待了一日,命令桓典提前趕往洛陽送信。

桓典出身龍亢桓氏,家世顯赫,他這個人性子直,脾氣拗,常乘驄馬,京師畏憚,人送外號「驄馬御史」。

對于曹昂來說,這種人做屬下挺好,但當同事就很難受了,尤其是打了勝仗,大家要分贓的時候。

曹昂派桓典前往洛陽,也是故意將其支出去。

此戰曹昂俘獲了三萬多人,財貨無數。

小小的滎陽賊在滎陽周邊肆虐了幾個月,雖然只破了一個中牟城,可虎牢關以東諸縣實在是繁華。像是管城、隴城等地,雖然鄉里,人口、建設不比邊郡一縣差。

此時俘虜不值錢,亂世到來,糧食、物價越來越高,也沒幾個人願意養活僮僕。于是曹昂將財貨分給這些諸將,自己只留了近萬青壯俘虜。

曹家在沛國、梁國、陳國莊園眾多,分散安置,勉強也能吃下這萬人,再多就要撐死了。

當然大問題還是糧食。

不過眼看已經是中平四年,亂事將至,哪怕餓著曹昂自己,也得攢得足夠的人手。

好在前幾年曹嵩屯了很多糧,也能幫著支持一段時間。

實在不行,曹昂便準備派人前往夷州屯田。雖然是小冰河時代,但越靠近赤道越熱,南方產糧,卻是沒有問題的。

眾人將一干俘虜、財貨瓜分完,才是上繳國家的。

至于剩下的那兩萬多俘虜,曹昂也只得盡數遣散。雖然曹昂很清楚,這些人的結果要麼是餓死,要麼是再次為匪,但此時的朝廷已經無力再管束他們,讓這些人自謀生路,對他們來說,或許是最好的選擇了。

曹昂在管城待了兩日,然後便直接前往虎牢關。

在這里,曹昂見到了久違的何苗。

毫無疑問,何苗仍然對曹昂不服氣,口出狂言道︰「曹子修,你不要以為你平了一個小小的滎陽賊就多厲害,換了我一樣可以。

你嫉賢妒能,膽大妄為,發動兵變,此事我絕不與你善罷甘休。」

曹昂本來是懶得搭理何苗。

眼看何苗上躥下跳,曹昂便言道︰「你知道大將軍安排我佐助你,本來是讓你從我這里學點帶兵的本事?」

何苗滿臉的不屑。

曹昂輕嘆了一口氣道︰「班固曾把人分作上智、中人和下愚三等。而有人亦曾告訴我這麼一句話,‘說這三等人中,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用棍教。’河南尹以為自己是幾等人?」

何苗不答,反問道︰「你又是幾等人。」

曹昂笑道︰「這一等人有本事,沒有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三等人沒本事,大脾氣。河南尹且好自為之吧!」

曹昂卻是不再管何苗了,對于何苗,他算是仁至義盡了。

曹昂到虎牢關的第二日,天子的封賞便下來的,其速度之快,超乎想象。

河南尹何苗以平亂之功,晉車騎將軍,封濟陽(治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堌陽鎮)侯,食兩千五百戶。

諸將听了,都有些懵了。

平個盜匪,就封了縣侯,車騎將軍,那平了羌亂,不得封個大司馬大將軍。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車騎將軍,大漢僅有的七個秩萬石的高位,軍隊的第三號,實際第二號將領,僅次于大將軍和驃騎將軍,而且驃騎將軍並不常設。

前任車騎將軍馬日磾剛轉任太常,正好給何苗空出位置。

今何苗成了車騎將軍,便意味著何家兄弟成了軍隊的正副統帥,一時間說什麼的都有。

曹昂雖然知曉何苗會成為車騎將軍,亦不得不感嘆靈帝如此舍得下血本。

何苗封的高了,曹昂這個實際指揮官若是封賞太低,則便難以服眾,雖說曹昂不要功勞,但天子不能不給。

最後靈帝給曹昂增食高郵縣千戶。

而曹昂以為靈帝會趁機拿下他的司隸校尉一職,則並未如此,曹昂的職務並無變動,回去接著干他的臥虎。

其實靈帝是想動曹昂的,可惜沒法動。

司隸校尉這個位置太特殊,在陽球和曹昂就任之後,世人皆看到了其重要性,因此朝中大佬皆是虎視眈眈。

尤其是何進,聯合袁家,要推袁紹擔任此職。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