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68章 西北再亂

曹昂縱馬馳奔,返回洛陽。到京師之時,天色已晚。

靈帝的親信蹇碩親自在上東門等待曹昂,引著曹昂一路通暢地入了城。

蹇碩是曹家的仇人,或者說曹家算是蹇碩的仇人。當年曹操初為洛陽北部尉,為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懸于衙門左右。蹇碩的親叔叔蹇圖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將蹇圖用五色棒處死。

想當年曹操也是妥妥的忠正之臣,若恰逢盛世,其清名不會比董宣差。

兩家有仇,可蹇碩見到曹昂,全無一絲異樣,恭恭敬敬,既無宦官的驕縱,又無仇家的敵視,倒是讓曹昂很驚奇。

而且曹昂不斷揣測,靈帝讓蹇碩來迎接自己,是急糊涂了,還是別有深意。

曹昂一行很快到了北宮,東明門外,亦有人在此等候,這般待遇,讓曹昂一時都有些吃驚。

到了城門底下,蹇碩便要叫門,曹昂便提議坐吊籃入內,省得開宮門動靜太大。

一般情況下,宮門一旦落鎖,夜里是很少打開的。主要是到了夜里,內外勾連,容易生事。多少宮變事,都是在晚上發生的,所以歷代王朝吸取教訓,輕易不開宮門。

而這次曹昂深夜入宮,能走宮門,若不是蹇碩故意害他,便意味著靈帝已經慌了手腳了。

很快宮門打開,曹昂看著黑洞洞的宮門內,沒多說什麼,便跟著蹇碩入內。

現在的情況,真是蹇碩坑他,曹昂也沒法拒絕。

而且曹昂更傾向于是靈帝著急,畢竟蹇碩若是敢擅開宮門,只有一個可能,便是靈帝死了,但歷史上的靈帝可是還有兩年好活。

曹昂不認為自己的小翅膀把靈帝「撲閃」死了。

而且蹇碩就是要坑,也是先對何進動手。曹昂雖然名高權重,但在政治斗爭中,仍舊算不得什麼大人物。

果然,曹昂的擔心是多余的。

曹昂到了德陽殿,尚未行禮,便見上首的靈帝一番欣喜的模樣。

「曹卿來了!」

曹昂並未有絲毫欣喜,而是一絲不苟的行完禮。

等到曹昂落座,靈帝便急不可耐地說道︰「曹卿可知耿鄙身死,涼州又生事了?」

曹昂在回來的路上,便不斷盤算著靈帝的用意,最大的可能,便是靈帝想自己再次前往涼州。

曹昂當然不願意。

現在都中平四年了,離著天下大亂不過三年,正是大漢內部政治斗爭最尖銳的時候,曹昂哪有那個本事。

于是曹昂便言道︰「臣一直在滎陽,未聞涼州之事。」

靈帝也知道曹昂可能連涼州發生何事亦不得知,只得耐著性子,給曹昂講起了涼州之禍。

當初北宮伯玉等人敗退回金城之後,雖然擊退了漢軍的追擊,但因為傷亡慘重,已經無力再壓制邊章、韓遂等人。

而整個羌胡叛軍內部,本就是因為利益糾合在一起,當對外擴張受到限制,內部自然便不再安穩,生起亂子來。

北宮伯玉希望重塑他在羌胡軍中的地位,而邊章、韓遂也不願再受對方的挾制,至于宋楊、宋建,又是另一種態度,二人不願意再跟大漢戰個不休,倒是傾向于關起門來自己玩。

各方在不斷地拉鋸僵持中,勉強維持了一個平衡,直到中平三年冬,邊章去世,平衡被打破。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邊章在眾人中,名望最高,有韓遂做盟友,實力最強,勉強可以壓制住眾人。可邊章一死,北宮伯玉、李文侯、韓遂各不相讓,自然便斗了起來。

韓遂此人,號稱「九曲黃河」,意思是此人心機如黃河一般,圈圈繞繞。北宮伯玉是個莽夫,而李文侯實力大損,俱斗不過韓遂。

于是韓遂在邊章的靈堂前,伏殺北宮伯玉、李文侯及其心月復,徹底控制了除宋楊、宋建的金城叛軍。

而宋楊、宋建二人聞訊遠走枹罕(治今甘肅省臨夏縣東南雙城堡大夏河北岸),不跟韓遂玩了。

其實這事並不關大漢的事,尤其是大漢這一時期處于防守階段。

而涼州刺史耿鄙卻認為羌胡叛軍內部,連著喪了邊章、北宮伯玉、李文侯等人,韓遂又是靠著不光彩的手段上位,必然人心動蕩,軍心不安,正是破賊的良機,便試圖在沒有來自其他地區大軍援助的情況下征討韓遂,徹底平定羌亂。

不得不說,耿鄙野心不小,若是讓他辦成了,也能名垂青史了。

但這事明顯不靠譜。

于是漢陽郡太守傅燮便向耿鄙勸諫道︰「使君統政日淺,人未知數。孔子曰︰‘不教人戰,是謂棄之。’今率不習之人,越大隴之阻,將十舉十危,而賊聞大軍將至,必萬人一心。邊兵多勇,其鋒難當,而新合之眾,上下未和,萬一內變,雖悔無及。

不若息軍養德,明賞必罰。賊得寬挺,必謂我怯,群惡爭勢,其離可必。然後率已教之人,討已離之賊,其功可坐而待也。今不為萬全之福,而就必危之禍,竊為使君不取。」

意思就是說咱們先等會,等實力強大了再出擊。

耿鄙當然不允。

「曹昂小兒,亦能破賊,我難道不如一小兒乎。」

曹昂在西北破賊之後,留下一個後遺癥。畢竟曹昂年級太輕,不了解內情的人便以為曹昂運氣好,都覺得我上我也行,自是膽子極大。

中平四年春天,耿鄙集結了涼州六郡的軍隊征討韓遂。

但耿鄙又犯了一個錯誤,任用程球為治中,讓士紳和百姓寒心。程球為人貪婪奸詐,對涼州豪族敲骨吸髓的盤剝,早就引得涼州豪族不滿。

而在涼州行事,得不到涼州豪族的支持,基本上就是自取滅亡。

中平四年四月,大軍開至隴西郡治狄道時,耿鄙軍發生兵變,程球和耿鄙都被殺死。

韓遂得信之後,立刻率兵東進,而耿鄙所部變兵在狄道人王國帶領下加入叛軍,沒過多久,耿鄙麾下原軍司馬馬騰亦率部向王國投降。

王國、韓遂、馬騰三方在一番扯皮較量後,擁立王國為首領,稱「合眾將軍」。諸軍又向東包圍漢陽郡,漢陽郡太守傅燮力戰身死,冀城淪陷,叛軍一路向東,再次殺入關中劫掠。

自此,涼州基本失陷,而西北的局勢,亦再次不可控起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