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54章 官貸(下)

送走眾人,曹昂回到房中,一夜未睡,思索著如何實行官貸。

官貸之事有兩個核心,一是從民間借來錢,二是到期能夠還了帳。前者曹昂準備用霸道手段行之,但後者卻一定要行王道。

既官府借款,一定要還。

這涉及到官府的信用問題,不還錢容易,可若是不還錢,官府的信用便要崩了。

可讓青州在數年之內拿出幾億甚至幾十億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次日一早,曹昂便又招來羊毅、杜畿、郝光幾人,給幾人拿出了自己連夜寫的方略。

「青州要想短時間內完成還貸,就不能再按之前的老路走,勢必要進行改革。鹽鐵官營是質貸的基礎,卻不能將所有希望全部放到這上邊,而要想讓青州還得起借貸,核心還是要大規模屯田。

要想將屯田落實到實處,務必要做到兩點。

其一,我準備在青州實行‘戶調制度’。即將傳統的地稅改為按畝計算,定額收取,將人頭稅改為按戶征收;同時以實物綿、絹代替錢幣充稅;以‘戶調’取代口錢、算賦的地位;除田租、「戶調」的定額外無其他征發。」

將地稅改為按畝計算,便是要使佔地多的豪強多盡納稅的義務。人頭稅按戶征收,更加便于征調,因為漢末戰亂,人口流動性很大,而戶相對穩定。

其實按成丁收稅更合理一些,但條件不允許。

而且曹昂其實並不想征收人頭稅,可是人頭稅素來是稅收大頭,在沒有替代稅收的情況下,曹昂也不敢輕易廢止。

至于征收絹、綿,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漢末鑄幣業已廢棄,農民擁有的貨幣極少,如果用錢幣交稅,就給商賈豪強提供了壓榨農民的機會,加重農民負擔,改成實物,給廣大小農家庭帶來了好處,緩和了階級矛盾。

眾人听了紛紛表示贊同。

尤其是杜畿,治理地方多時,對現行稅制的弊病很是了解,只一眼便看到「戶調」制度的優越性。

「其二便是抑制兼並,禁止各地塢堡收容流民、搶佔無主土地,塢堡不能再奴役流民,所有流民,都要直接成為國家的屯民。

須知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豪強擅恣,親戚兼並;下民貧弱,代出租賦,衒蠰家財,不足應命,這是國亂之兆,所以子材在青州,一定要嚴厲打擊土地兼並。

整個青州,有近兩萬郡兵,還有近四萬的野戰部隊。六七萬的軍隊,每年靡費巨大,不是讓你們擺樣子的,要對外進行防御,對內進行壓制,實在不行,以雷霆之勢,清除干淨。」

羊毅和杜畿二人均是一凜,能感受到曹昂話語中的殺機。

「抑制兼並」這個詞的意義其實所有人大懂,雖算不上政治正確,但每一個想有作為的官吏都會努力去做。

實際上哪怕完全依靠世家大族統治的魏晉南北朝,也曾多次清理隱戶,清丈田地,更出台多項抑制兼並的政策。

之所以效果不明顯,乃是人的問題,而非政策的問題。

這時羊毅道︰「主公,這先是進行官貸,再鹽鐵收歸官營,還要抑制兼並,相當于往水中添油,整個青州都要燒開了,一個不甚,便是傾覆的危險。

所以諸項政策,是否太急?」

「不急,反而還緩矣!」

曹昂也知道羊毅的擔心,便言道︰「我知道你們擔心什麼,所以要做的還有第三條,勸學。

喪亂已來,學校多廢,後生者不見仁義禮讓之風,所以各郡國當各修文學,置校官,選其鄉之俊造而教學之。」

眾人听了並未言語,畢竟教育這種事,乃是千秋萬代之計,卻很難立竿見影。

「勸學之策,除了建設學堂,最重要的,還是秋試。

去年秋試,徐州征募學子數百人,一州之讀書人,盡皆歸附。我準備明年再開秋試,雖然尚早,可你們卻要早做準備,早行宣傳。

對于世家大族來說,利雖重要,不如做官重要。秋試之前,這些人是不敢有太大動作的。」

眾人听得,俱是眼前一亮。

為什麼歷朝歷代建國後都要行科舉制度,不僅僅是收攏人才,還是要讓地方大族參與到國家建設中。

如此世家大族才能和政府建立更密切的關系。

「那秋試一事,以誰的名義實行。」

「自然是幕府了!」

曹昂的態度很明確,什麼鹽鐵官營,抑制兼並,官貸等等,這些得罪人的事都由青州州府去做,做不好責任也是青州州府擔著;而秋試這種收攬人心的事情,自然是他曹昂去做了。

眾人對此倒也理解。

從來都是下屬給上級背鍋,總不能反過來吧。

看著幾人,曹昂也不由得說道︰「我等所控青、徐二州,徐州是基礎,負責發展的下限,不可亂;而青州卻意味著我們未來的上限。

青州的改革成功了,我們才有可能倒逼徐州改革,進而將其推行至全天下,所以諸位在青州,任重而道遠。

希望諸位能不負所托。」

曹昂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幾人面色俱是一凜。這時羊毅帶頭,對著曹昂拜道︰「必不負主公所托。」

確定完核心路線之後,眾人所要商議的便是具體政策。對于如何進行官貸,曹昂並不多管,放任杜畿去實現。

畢竟不擔責任,就要給底下人放權。若是又不給人足夠的權利,還要人擔責,那就是耍流氓了。

而曹昂更重視的屯田事,則單獨設立青州營田署,獨立于三署之外,由國淵擔任青州營田令。

國淵是鄭玄的弟子,也是曹昂的師兄,歷史上正是其負責曹魏的民屯事務。

國淵在任時充分發揮其管理才能,多方面平衡政策利害,將屯田的土地分配給百姓,又按照百姓比例安排吏員跟進,更列明屯田的各項實行措施,短短五年間就令官府倉廩豐實,百姓亦能安居樂業。

而且國淵是青州人,負責屯田事務,也能讓當地人接受。

眾人對此並無異議,于是青州的經濟改革正式拉開了序幕。整個國家的變化,從這個最破敗混亂的地方開始。

︰注︰「戶調政策」就是曹操推行的《戶調令》,在那個時代算是非常先進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