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十六節 人求上進先讀書(二)

「爹,我也能去讀書嗎」

看著那本書,小石頭突然有了一股強烈的沖動,仰臉對著宋大柱月兌口問道。︰

宋大柱還沒答話,那個鄭經已經先一步笑了起來,「你個窮小子也想讀書,也不灑泡尿照照,你配嗎!?」周圍的孩子也一起嗷嗷的起哄笑著。

這個年代,極少數人才能享受的奢侈事。雖說朝庭為了教化民眾建有鄉學、縣學,像鄭家這樣的富戶大族還有自己的宗族書堂,但對于宋大柱這樣的山林野人,讀書仍是他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他惱羞的一把拉起石頭,朝**說輕不輕、說重不重地抽了一巴掌︰「好好的什麼臆癥,為什麼突然想起讀書來了。」這還是他平常頭回打這寶貝孩子,在他的理解中,兒子想讀書只是看到這里的孩子也在讀書,所以羨慕眼讒,就跟很多孩子看到別人家孩子手里有了稀奇玩意兒後會在地上撒嬌打滾討要一樣,家長心里再疼,還是要揍兩下,不能驕慣的。更何況眼前這位老者,顯然是不能得罪的,要想不讓別人懲罰自己的孩子,便唯有自己先當眾「懲罰」一下,才能交待的過去。

「我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小石頭昂起小臉反而更大聲的回答道。

老者聞言再次走了過來,嚴厲的問道︰「你剛才說的什麼?再說一遍?」

他很驚訝!他教的這麼多宗族子弟,有的人只是讓家長逼著來念書,半點心思也不在,如那個鄭經。也有人用功則用功矣,則只是圖個將來當官兒,往大里說是光耀門楣,如那個鄭雨。望著這幫宗族子佷們,他心里總是有點嘆息,但身在其位,總要好好的教導這幫孩子們,心想能出息一個算一個吧,所以總是對學生們分外嚴厲!但這幫孩子們仍視讀書為苦差、或工具,只要他一不在,就會跑出去玩鬧,如今天他只是讓族長喚去契談了一小會兒,這幫孩子們就自己放羊了。

可眼下這個不知名的小子說出的由居然能讓他咋舌不已,幾乎說不出話來。

小石頭直視著老者的眼楮,如千年後那個清末少年一樣堅定而有力、一定一頓的重復︰「我、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字如刻石,天地驚雷!

宋大柱並不知道老者此時心里翻涌不息的思緒,而是以為對方生氣于石頭的無理要求。他更不理解什麼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只是心里抑郁的現一向听話懂事兒的兒子今天似乎分外的倔強。

這也讓他分外的生氣!

「啪∼」一個響亮的耳光怒不可遏地甩了出去,讓兒子那還很稚女敕的臉上立時印上了五個清晰的掌印,一片通紅。

小石頭終于不再說話了,而是靜靜的看著他的父親,眼中的神態並無絲毫的畏懼,只是傷感,那深深地、猶如千年古潭一樣安靜的傷感。

看著那雙眼楮,宋大柱突然有些後悔剛才打孩子的舉動。跺了下腳,彎腰抱起兒子、也不說話便轉身快步奔出了這座書堂的大門。

鄭小六也趕緊彎腰施了一禮,急忙追了出去。

只留下那老者盯著這幾個匆匆闖來、又匆匆離去的怪客們的背影,似是若有所思。

午飯時,春柳知道了大柱打孩子的事,拉起石頭的小手扯到懷里慢慢的哄著,還不停的數落著哥哥幾句,宋大柱小心的陪著笑,飯後便早早的領著石頭回到了山里。宋大柱不敢再看孩子的眼楮,那里有什麼東西讓他看不懂。小石頭也並不像其他孩子那樣得不到東西時就撒嬌哭鬧,而只是復雜而懂事的向他笑了笑。但那眼神仍讓他感到畏懼,或許他並不是畏懼孩子的倔強,而是在畏懼自己的莽撞,和無能為力!任何一個父母都以能滿足孩子心願為驕傲,任何一個男人也都以能承擔起整個家庭的生活為自己不可動搖的,甚至是驕傲的責任。可今天這個孩子要的,是他不該去企求的。孩子一句簡單的讀書,卻讓這個即使面對狼、熊也不會退縮的漢子感到一陣陣的無力和羞愧!

回到家中,菊子很快現了父子兩人的異樣。小石頭沒說話,抱起妹妹今天的尿布,走到院中踮起腳尖一件件費力的搭到晾桿上。而屋里,在媳婦的追問下,大宋把四貫銅錢從懷里掏出來,交菊子收好,然後輕聲的把今天的遭遇從頭倒尾敘述了一遍。

菊子听後也是抑郁起來,半晌後嘆了口氣,他們兩口子雖然目不識丁,但再粗再陋也知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道理,也何嘗不希望自己孩子也能識文斷字兒?如果每天做完飯後,她依在門口看著孩子挎著書包從學堂一蹦一跳的回來,那她自己也會美的飛了起來——可他們供養不起孩子去讀書。他們這一家四口人的花銷,還有預備的孩子將來娶媳婦的彩禮、女兒的嫁妝,都已經讓這個家庭心焦力疲。每年請先生需要花多少錢?還有書本、紙張、筆硯文具的花費,每次逢年過節對教書先生的謝儀,這些都是這個窮困的家庭所不敢去想像的。他們甚至連半畝田地都沒有!

而小石頭也坐在院子中呆,他為什麼突然想讀書?想識字?可他本來就識字,在前世他學到的科學文化知識並不少。想重新體味下上學的感覺?前世一場場的考試經歷足以讓他頭皮麻、望而生畏。那是為了什麼呢?想考取功名?他從未愚蠢到認為自己背過幾古詩、讀過幾篇《經》、《史》、《子》、《集》就能蟾宮折桂、得中狀元。那麼是為了什麼呢?

他又仰起小臉望著天空中慢慢飄過的浮雲。天空那麼高遠、一與自己所降生的這個民族浩瀚的歷史般無邊無垠。他閉上眼前去感受著盛夏陽光的熱烈與溫暖,腦海中浮現出如槍戟般陽光下那老者背負的雙手,它那樣有力的握著書卷,像是一個君主握著權仗、一個將軍握著他的寶劍一樣堅定而自信。仿佛握住了手中的那個事物,便也有了指點天下的豪氣似的。

是了,他忽然理解自己想要讀書,是因為他想要了解這個的世界、想要融入這個世界、想要改變這個世界。而這一切,打獵、耕田做不到,像他父親一樣勞苦一輩子再生十個八個兒女一樣也做不到。唯有讀書,才能做到。他能因此全面的了解這個世界,了解人們的所思所想、價值觀念,而不是只是知道個年代表象;他也能更好、更有力的去充沛自己、去與這個時代融洽、去用哪怕自己再增強一點點的力量來改變這個家庭、甚至這個時代的際遇。他深深的相信這一點!

可是,他理解他父母們的苦衷,沒有物質基礎的理想再美好,也只能是空中樓閣。

===================================

作者絮語︰相信人人都能知道那個清末時說出這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人是誰。在這里引用,特向那位故去的好總理致敬。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